师生风采
   首页» 师生风采» 经管人物
经管人物
【教师风采】|【青年拔尖人才】钱婧:探胜拾微,寸心昭昭十载伏案;悟道授业,桃李灼灼一键三连
发布时间:2022-07-20      浏览量:

 

前言

亦师亦友,与同学们一起成长

斜杠青年,科研人兼职短视频博主

师大的宝藏教授,新生代互联网云端导师

呵护梦想与自由,做更自己的自己

本期教师风采让我们一起走近钱婧老师

 

个人简介

钱婧,管理学博士,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管理与组织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首席案例专家、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管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神经管理与神经工程分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与管理心理学、脑认知与组织行为、商业创新与战略决策。在权威期刊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等发表SSCI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6项基金项目。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机构的通讯评审专家。SSCI期刊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副主编、Frontiers in Psychology 编委;全国百优案例评审专家、中国工商管理国际最佳案例奖评审专家、北大管理案例研究中心案例盲审专家团成员;美国管理学会年会(AOM)、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管理学会年会(ANZAM)、中国管理研究国际学会(IACMR)等国际学术组织评审专家。曾获北师大经管学院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带领团队长期关注本土企业发展,目前就蚂蚁金服、高德、方太、博赛矿业、氪空间、猎豹移动、住范儿等企业开发的案例发表于《中欧商业评论》,《清华管理评论》,《海航云端》等主流商业杂志及案例库。所著案例入选哈佛案例库、毅伟案例库、Sage案例库,多次荣获全国百优案例、中国工商管理案例中心“卓越开发者”案例大奖,并获得“阿里活水学者”、“腾讯2020年度最受欢迎杰出教授”等荣誉。

 

余心所善,竭力而追

梦想的力量

同“目标管理法”的思想一致,钱婧老师对于学术历程的规划是“倒置”的,从自己理想的职业目标出发,再逐步倒推自己应该走哪条路、做什么努力。钱老师从小就有一个成为大学老师的梦想,攻读博士学位自然成了她人生命题中的“应有之义”。

2007年,钱老师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经济与商学院毕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在澳洲的教育体系下,申请博士项目的最佳路径是攻读荣誉学士学位(Honours),而荣誉学士学位的名额极为稀缺,每个专业可能有时候只有1-2个名额,需要综合评判申请者本科期间的学业表现。凭借着卓越的学业表现,钱老师成功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录取,成为经济与商学院该年度招收的唯一一名管理学荣誉学生, 研究领导力与员工压力管理。从这时起,钱老师开始初步接触到科研工作。一般的荣誉学位要读至少两年,2008年,钱老师仅用一年的时间,就以优异成绩获管理学一等荣誉学位(1st Class Honours),之后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得澳大利亚政府最高全额奖学金并连续两年获校长奖学金。

导师眼中的导师

求学期间,给钱老师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自己Honours的导师。她眼中的导师是一个逻辑特别清晰,特别善于口头表达的人,宛如一位“智慧的化身”,这种智慧包含着聪明、才华、见识,但又高于上述品质。导师的厉害之处在于对任何事情都能输出独到的见解,对任何问题都能够徐徐应对,仿佛没有任何难题可以打乱他的节奏。钱老师和导师的互动模式,可以用现在的流行词汇“放养”来形容。但这也不意味着完全不管不顾,导师从不对她设置局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会进行点拨,遇到困难也会给予相应的鼓励,这种自由开放、平等互益的培养模式,也是钱老师眼中真正意义上的“导师制”模式,她也从中体会到了真正的成年人之间的互相尊重、“并肩”前行。

关关难过关关过

“求学的日子里,辛苦但收获很大。”和我们大多同学一样,钱老师的求学过程中也有过无数emo的瞬间,也经历过许多“认知的拉扯”。尽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和丰硕的成果,钱老师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勤奋的笨小孩”。读书时经常因为无法搞懂某些问题、无法攻克某些难关而但感到懊恼,甚至经常“把自己笨哭了”。彼时的网络资源和学术社群并没有如今这么丰富完善,一切只能靠摸索、在文献里找寻答案,而一些东西甚至读也读不懂、看也看不明白。真正弄懂一件事往往需要十几乃至二十多天,在这期间又会遇到新的困难。不过,她并没有选择自怨自艾、半途而废,而是秉持着“关关难过关关过”的精神攻坚克难,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终其所爱,笃行致知

一切为了热爱

钱婧老师是管理学科班出身,从本科起就坚定地选择管理学,并在日后的学习和科研中,不断明晰自己的研究方向。当同一学院的同学们都倾向于选择更容易拿到高分的专业和课程时,她因为纯粹的爱和喜欢,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管理学专业。“当时喜欢到什么程度呢?就是那个教科书里边每个定义都觉得特别有意思,现在都记得那种感觉。”而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向的确定,也与钱老师的个人兴趣息息相关。相比战略管理等等较为宏观的管理研究领域,钱老师更钟情于观察和思考组织中个体的心理与行为,以及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和互动。她从小就喜欢看大人聊天,听他们谈论各种人情世事,也喜欢阅读各种与管理学和心理学相关的书籍。虽然没有在真实的企业或者商业环境中长期历练过,但在组织情境下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与行为是和自身体验直接相关的,是比较真实且易于理解的。因此,相较于其他领域,钱老师感觉自己更适合组织行为学研究。做起来呢,更加得心应手和脚踏实地,“做起科研、讲起课来不虚”。

事情是做出来的

目前,钱老师已在权威期刊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等发表SSCI论文4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6项科研课题。谈及从事科研工作的心得体会,她最大的感触是:事是做出来的,想到什么就要去做。科研并不是高高在上、不可触摸的神秘事物,同所有工作一样,不仅要头脑中的思辨与规划,更重要的是一个一个环节去攻克、去实现,在实践中积累经验,给自己创造一个又一个正循环。钱老师以自己爱好的烹饪来类比科研。“想要做好饭菜就要多下厨,不能看的一手好菜或者说的一手好菜,科研想要进步必须亲手做、经常做,光靠听别人的经验分享是学不会的,需要通过不断地下场去、不断做事情才能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钱老师也对想要走上科研道路的学生提出建议: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感兴趣的是什么,不妨做做试试看。不用找人分析,也不用自己纠结,要上手去做。人不是被别人激励的,是被自己能做成的事激励的,我们要不断给自己创造正循环、正反馈,不停留在想的阶段,事情不是想出来的,而的是做出来的。

见证中国商业的成长

学术研究之外,钱老师长期关注中国本土的企业管理实践,并通过开发教学案例的形式将这些前沿实践带进管理学的课堂。对教学案例开发的长期深耕,一方面源于她自身对于真实的商业世界的浓厚兴趣,希望亲历企业、亲身体验,发现、记录和陪伴中国商业的成长。并将这个经历反哺科研;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践行“让商科教育落到实处”的教育理念,作为一名商学院教师,钱老师希望打造基于中国管理实践、回应中国管理问题的管理学课堂,把案例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并把祖国大地丰富的商业实践带回到课堂中。她的案例总是关注和回应中国前沿的、特殊的管理问题,例如共同富裕和企业社会责任、高新科技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孤独症康复机构的数字化赋能等等。同时,钱老师有着一份“讲好中国故事,发出中国声音”的情怀,将中国本土企业的管理经验用英文的形式发表在国际顶尖案例库,既服务于全英文专业课程的授课需求,也能扩大中国企业的国际影响力和品牌力,让更多人见证中国商业的成长。

 

亦师亦友,时雨春风

做学习的引子

在教学方面,钱婧老师也有自己独特的设计思路。她的课程风趣幽默、深入浅出,在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中都广受好评,选课时更是同学们的重点抢课对象。钱老师想要做同学们学习的“引子”,为同学们搭好学习框架。她的课程中多以案例教学和讨论式教学为手段,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问题意识为目的。钱老师认为,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人们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比起在课堂中宣讲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于学习产生持续的兴趣,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短短一学期的课程中收获的知识是有限的,而在“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中习得的知识却是无限的,所以激发兴趣很重要。

远远的陪伴

在学生培养方面,钱老师曾多次承担班主任工作,同时指导过多位硕士博士。钱老师喜欢与同学们交流,反复提到“同学们都很可爱”。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钱老师在因材施教的同时,有着共性的培养理念:营造轻松开放、和谐融洽的成长氛围。她将其描述为一种“远远的陪伴”,即在纪律范围内为学生的自由发展提供空间,在学生有需要时及时提供帮助,但从不用祈使句提出强制性要求。她认为大学生作为成年人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作为老师应当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索空间和容错机会,不干扰其完成属于自己的“成人化”。

 

传道授业,香远益清

斜杠青年,新人UP

2022年3月1日,钱婧老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成为了一名萌新up主,在bilibili平台分享各种与学业生活相关的科普性视频。作为新人UP主,钱婧老师的人气突飞猛涨,不到三个月粉丝数突破十万,现已发布合集“论文速成”、“本科生生存智慧”、“研究生生存智慧”、“甄嬛传上班启示录”等,在同学们之间广泛传阅,在校园内外收获大量“迷弟迷妹”。

钱老师直言做出这个决定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自我挣扎”,录视频对她而言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需要很大的勇气来克服面对镜头时的害羞和尴尬。而事情的拐点发生在疫情爆发的这两年间,期间她的邮箱中收到许多校内外学生各色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稚嫩,但言语恳切令人动容,并且彼此之间具有很强的共性。这说明许多学子在科研或学习过程中都有相似的困惑和孤独。

“可以想象一个学生在网上搜到某一个老师的邮箱,然后又搓着手,纠结折磨半天,充满压力地发了邮件,收到回复后表示感谢等等这样紧张的过程”。钱老师感同身受于学生在邮件中的艰难与纠结,同时也开始思考:校内课程所能波及到的同学十分有限,如果借助互联网平台分享资源、答疑解惑,就能让更多学子从中受益,实现某种程度上的“教育普惠”。最终,钱老师突破了心理上、时间上和精力上的许多障碍,开始坚持在bilibili平台发布科普视频并定期直播答疑,每条视频的评论区都填满了同学们真诚的思考和热情的赞誉,留言区不少同学表示通过视频找到了自己前进的光。

时间管理小妙招

对于如何在繁忙的科研与教学工作中取得工作与生活的平衡,钱老师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论,即“每天三件事”法则。每天早上,她会率先列出三件最重要而非最容易的事情,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要优先解决这三件问题,其他的事情可做可不做,可多做也可以少做。这一方法可以帮助自己将精力集中在最难或者最不想做,但是最重要的事情上面,极大程度可以克服“畏难”心态,从而最大化个人工作效率,获得成就感。如果每天都从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很容易导致这一天做了很多简单但是不重要的事情,忙忙碌碌却鲜有收获。

生活中的她

身为“科研人”的钱婧老师,生活中也开发了许多兴趣爱好。和大多数同学一样,钱老师也是“美食发烧友”,爱美食更爱制作美食,30分钟内就可以做出一大桌菜。美食很大程度上成了一种解压手段,通过做饭短时间内就可以获取即时激励,以此抚平“科研人”可能几年才能出一篇成果的“内心创伤”。交流中,钱老师也向我们更新了最近兴趣爱好--羽毛球,并把羽毛球、篮球这些抬头运动推介给久坐的同学们。

 

结语

在访谈的结尾,钱老师也根据自己的实际体会,提出了对师大经管学院同学们的殷切期望:“我觉得上学应当怀疑一切,拥有无数的问题,无论是否能够得到答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训练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走出舒适圈。”“探索问题的答案,不仅仅是问别人,或者等着别人投喂,还有更重要的方法,就是亲身下场去做。”钱老师希望同学们不要在学习上沉默,要积极思考、大胆怀疑、走出自我,实现“成人化”和“自立”。同学们也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与他人以及社会广泛接触,进而探究如何实现利他和给予,从而得到人终极的幸福与快乐。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利他,是服务社会,如此才能真正发掘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价值。

 

 

后记

短短一个小时的谈话,不仅让我们感到如沐春风的温暖,也让我们感到满载而归的喜悦。激励于老师泛舟书海、学为人师的求学时光,欣赏于老师积极有为、踔厉奋发的科研生涯,也感动于老师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利他精神。如果有机会,盼望再同老师促膝长谈,听老师倾囊而授、娓娓道来。

 

 

钱婧老师B站部分宝藏视频分享:

 

论文能力短期提升,博导亲授文献四大攻略+ 独门工具,学生必看【钱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94y1f7NM?spm_id_from="333.999.0.0

研究生想出学术成绩,必须避开4 个大坑【钱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Z4y1t7kV?spm_id_from="333.999.0.0

宜修职场启示录:人是如何一步步被PUA 毁掉的?【钱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T4y167H4?spm_id_from="333.9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