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风采
   首页» 师生风采» 经管人物
经管人物
【师德榜样人物】王善迈:经世济民,教书育人展情怀;探求真理,力随同行为家国
发布时间:2021-09-09      浏览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德师风,为师之本。”良好的师德形象是教师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是新时代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新期盼、新要求。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和教育的相关重要讲话精神,适逢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特别邀请到几位资深教授亲身讲述求学从教的故事,发挥示范作用引领青年教师与学生成长。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见证他们在教育这方土地上的拓耕。

  

  勤奋严谨,孜孜不倦

  治学态度令人崇敬

  学者本色,为国为民

  毕生追求令人动容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他为中国教育经济筚路蓝缕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他为后辈莘莘学子引路前行

  

  他是“感动师大”新闻人物

  也荣获“四有”好老师金质奖章

  他就是经管学院王善迈教授

  

  

  

  

  王善迈教授简介:

 

  王善迈,男,1937年生,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首都教育经济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经济学与教育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关机构提供决策、管理咨询服务,是我国著名的教育经济学家和教育经济学奠基人之一。曾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国家教育发展规划等国家重大教育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对我国教育财政制度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社会兼职主要有: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荣誉理事长,国家教育督导团专家、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北京大学、日本东京大学兼职教授,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教育与经济》杂志主编,曾任世界银行对中国教育贷款项目中方专家组组长。

  曾获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北京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国家图书奖、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优秀研究生导师、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教育教学优秀奖等、“感动师大”新闻人物、师大“四有”好老师金质奖章荣誉人物、入选当代90位教育名家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高校教材和专著10多部,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国际组织资助课题20余项。

  一、无私奉献、怀着强烈的家国情怀

  王善迈教授始终把国家的需要和自己的理想信念紧紧联系在一起。在读高中时,王老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5年,王老师报考了北师大文学院中文系,当时为响应组织培养党员骨干教师的需要,王老师最终选择了教育学院,开启了教育经济学的研究之路。在那个年代,大学生毕业时喊得最响亮的口号就是“到西北去,到边疆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王老师服从分配,1958年参加了北京的一个青年慰问团到山东威海慰问海军兵官,回京后便接到组织通知留校工作。王老师就此在政教系任教,开始了政治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面对新的专业,他反复研读马克思的《资本论》,这也深深影响了他后来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为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和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中国教育经济问题奠定了基础。从教六十三年来,王老师始终把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汇入这个时代,汇入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之中,同频共振,同向同行。

  王善迈教授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求学阶段,我的生活一直很艰苦,当时国家整体经济情况不是很好,我家里也比较困难,回家连车票都买不起,寒暑假期间基本都是在校学习,冬天连棉衣都没有,还是向学校申请了一套,一直穿了十余年,这段经历磨炼了我的意志,对我以后的工作产生了很大价值,更让我坚定了通过所学振兴国家的理想信念”。王老师没有因生活艰苦而放弃,反而更坚定了他求学的赤诚之心。机会是留给有远见的人,肯吃苦耐劳的人,愿意付出的人。王老师的求学经历向后辈诠释了“事要成功须尽力,学无止境在虚心”的真正含义。

  C:\Users\dell\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b9a39c094d10e1e2e00959a78afae37.jpg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向王善迈颁发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聘书(2010)

 

  工作后,王善迈教授潜心从事学术研究。由于对中国教育问题的精准把握,王老师的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多次被政府采纳,并转变为现实的教育政策,深刻影响了我国的教育发展轨迹。1983至1985年,王老师作为课题负责人之一,参与“六五”国家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教育经费在国民收入中的合理比重”研究,其研究成果为中央政府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 4%的目标提供了依据。1990年,王老师首次提出“教育经费在国家预算中单列”的条款及分阶段实施方案,后来被国家《教育法》采纳。2011年王老师提出的民办教育分类管理主张,也被写入相关政策文件。在访谈中,王老师嘱咐道“学生们要树立一个信念,那就是,我生在这个社会,上了这个大学,目标是为国效劳,不忘初心”。

  王老师是中国教育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师大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的奠基人之一,是学院创建者中现在唯一在岗的老师,尽管年事已高,他依然坚持每天到办公室工作,风雨无阻,继续为中国的教育经济学发光发热。他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经管学院的发展均做出了卓越贡献和率先垂范,是后辈学习的楷模。王老师的人生经历是对“学者本色,为国为民”这一词语的最好阐释。

  二、为真求实、把学问做在中国大地上

  正如“感动师大”写给王善迈教授的颁奖词所写的那样:“勤奋严谨,孜孜不倦,是您治学的态度;开放包容,学者本色,是您毕生的追求”。王老师对学术研究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始终保持着一个学者的严谨态度。

  

  王老师参加国家教育“十三五”规划高层咨询会(2015)

 

  王老师一直在做有温度的中国教育问题,始终坚持实地调研获得真实的研究数据。王老师提到“在垂直式行政系统中,下级要满足上级的需要,信息在上传下达过程中会失真”。他以身践行,不辞辛苦,多次带队赴基层学校进行实地调研,仅贫困县就去了50多个。王老师笑称:“除了西藏没去过,中国的各个省份我都走遍了。”王老师提出,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时代,虽然数据的获取更为便利了,但面对海量信息,研究者可能会面临无法识别数据真伪、随意调取数据涉及法律等问题。实地调研中,王老师则认为研究者会面临如何进入调研现场和如何识别信息真假两个困难。就进入调研现场而言,王老师提到研究者一是可以通过政府机关的行政命令进入现场,二是通过熟人介绍进入现场,但都要注重对受访者信息的绝对保密;就识别信息而言,王老师经常提问受访者的一个问题是:“这个数字,为什么是这样的?”以了解数字背后传达的信息。辨别信息的真假和研究者的经验密切相关,而在地方挂职则是获得经验的最有效方法。王老师多次强调,在这一过程中研究者要多听、多看、多感受。王老师也积极创造条件,推荐学生去政府挂职锻炼,还邀请国内名校老师、政府机关领导来做专题授课。

  

  王老师作为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在广西调研(2011)

 

  王善迈教授一直强调,做学问必须扎根于中国的大地上。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问题决定方法,方法影响结论,要立足中国的教育现实问题做研究,不能简单照搬西方的已有成果”。因此,做研究首先要选择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其次是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去做研究,只有经过深入调查,才能写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王老师也提到教师们有了一线的实践经验,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如果连教师都把思想禁锢在了大学的象牙塔里,学生们又如何懂得把知识运用到实务上?

  正是学者的这份责任心,王老师对不同时期的教育矛盾有着深刻把握。上世纪80年代,教育经费严重短缺。王老师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经过严谨的比较论证,提出了2000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建立,为确保弱势群体获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和为国家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王老师依据教育产品的性质,反对简单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规则在教育中移植和照搬。“分税制”和基础教育“以县为主”实施后,王老师对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主张通过转移支付解决义务教育经费总量不足和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增速换挡,面对新的历史背景,王老师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在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等“硬性挂钩”规定不宜再采取,而“三个增长”是弹性规定,更具有操作性。政府可通过建立“定标准、定责任、入预算”的教育经费长效增长机制和制度来实现。正是由于为真求实的学术研究态度,王老师能精准把握到中国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并从学者的视角为中国教育发展指明方向。源于此,王老师在学界获得盛誉。

  三、严慈相济,始终把学生放在首位

  数十年如一日,王善迈教授对学生既严格又关心。他爱生如子,愿作学生领路人。王老师经常说 “当老师一定要以学生为第一位,学校里面老师和学生关系特别最密切,学生离不开老师,老师也需要学生”。秉持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王老师目前依然坚守教学一线,为学生讲授经济学课程。王老师还呼吁相关部门在走访学校时,要把重心放在学生身上,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才能更好地改进教育模式。王老师关心每个学生的身心健康、生活状况,学生们也对王老师尊敬有加、不忘恩情。

  生活上,王老师非常节俭,一顶帽子戴了将近二十年,但对学生却非常慷慨。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王老师一直给予财务帮助,使其安心求学。他对待学生就像自家孩子一样,夫妇俩常常邀请在校的学生到家里聚会,还亲自下厨为学生们改善伙食。王老师开玩笑说,“家里的饭菜总是不够学生吃”。采访中,我们看到王老师说这句话时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欣慰的笑容。学习上,王老师一丝不苟,认真修改学生论文里的每句话,每个标点符号。他数十年来笔耕不辍,即使病中仍坚持治学。2001年和2010年,王老师做了两次大手术,但仍未间断对学生的指导。在癌症手术术后化疗期间,他坚持努力工作,在病床上指导了学生的毕业论文,审读了一系列专业书籍和报告。王老师严谨治学和坚强战胜病魔的精神,深深鼓舞着学院师生。正是这样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影响和激励着他的学生,无论在学习还是工作上都勤奋敬业。

  从教六十多载,王老师不忘初心,自投身三尺讲台那日起便用自己的热情与真诚感化学生。“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王老师培养的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硕博研究生成为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的研究骨干,多位学生在政府部门担任要职。学生们也将老师的言传身教记在心里,落在行动上。王老师两次手术期间,学生们经常去看望。现在王老师腿脚不便,每天从家里去办公室都是由学生帮忙推轮椅。王老师也多次在采访中说到“回过头看,学生帮了我很大忙,没有学生我可能不会活到现在”。

  

  王老师与弟子们合影

 

  秉承教书育人的初心,回顾多年的从教历程,王善迈教授也给予了青年教师和学生一些殷切期望和寄语。他说,“不能光坐在实验室、办公室里处理数据,纯理论化的研究对国家决策价值不大,实地调查对国家有关部门的决策会更有意义”。因此,王老师建议教师通过参加社会工作培养实务能力,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增加社会经验,了解实务操作中的每个环节如何推进,深刻思考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而不是浮于理论表面,照本宣科地学习课本。王老师还希望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价值观,“为国科研,不忘初心”的同时“放眼世界,拓展格局”。

  王老师投身教学研究至今已六十三年,始终保持着严谨治学、经世致用的学者本色。对学生,他传道解惑;对学术,他求真求实;对国家,他尽心尽力。正如伟德国际1946源自英国副校长周作宇在王善迈先生从教60年暨新时代中国教育经济学术研讨会上总结的,王善迈教授六十年来的从教历程,立门派但超越门派、立规矩但不设条框、求创新但不忘积累、在学府但不忘社会,其坚持、坚守、心静、求实和创新的学术精神,堪为学界典范、后辈楷模。尽管外界对王善迈教授有着无数的赞誉,他却始终认为他只是尽到了一个老师应尽的本分,不愿意别人给他“戴高帽子”,“我就是愿意做老师,如果有下辈子,我还愿意当老师,愿意与学生在一起。”愿王善迈教授笃学身正、求真创新、经邦济世的精神风范激励着每一名经管师生志存高远、砥砺前行!

  

  采访及整理:张东辉、李鑫燕、冯潇怡

  责编:韩丽丽

  审核:孙志军